91爱小说
91爱小说 > 戴高山文集 > 石之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石之魂

 

“2015年‘弘扬石文化共筑海丝梦’全国征文大赛”石之魂+纪实文学+戴高山(原名戴良支)

版权声明:

纪实文学石之魂为本人戴高山(原名戴良支)创作的文学作品,主题以讴歌泉州石文化——水头石材文化的创业精神及成就。文中的数据与事实,由2015年“‘弘扬石文化共筑海丝梦’全国征文大赛启动会”提供。本文文责自负,未经本人允许刊发、及转载、引用者,皆视为侵权行为,特此声明!

戴良支(笔名戴高山)

2015年7月6日

石之魂

1。石之传说

话说唐朝有个程咬金,他来泉州平叛。因有些能耐,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事给摆平了。后来闲着无事,半夜三更骑着高头大马,到处溜达去了。

某天晚上,他顺着晋江一路上行。突然飞沙走石,天昏地暗,一路听得鬼哭人怨之声。这下可好,把个大英雄吓得毛骨悚然。程咬金硬是提了提神,双手握紧扳斧,壮胆前行。越往前时,那哀怨之声越是真切。

原来,山鬼与龙王结仇,怀恨于心,将天下所有巨石赶来,发誓填平大海。神鬼相斗,冤屈的都是那些石头,它们背井离乡被赶到这里,眼看就要填入东海,个个心生怨气,放声大哭。

程咬金也算英雄好汉,哪里看得下去?所谓路见不平,拨刀相助!霎时间,他怒火中烧,跃马向前,手提开山大斧,一声长喝:“呔,何方鬼神,竟敢如此作恶?吃你程爷爷一斧!”话音未落,提起大板斧,一阵乱砍乱杀。

那山鬼见一青面獠牙大汉,提斧奔马杀将上来,吓得屁滚尿流,夺路而逃。原来,程咬金也算真命天子,做过三年土皇帝,那有鬼神不惧之理?

后来,那些个被山鬼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石头,纷纷落户晋江两岸。从此,闽南泉州的花岗岩,便闻名海内外了。

2。石之文化

当然,这只是传说,故事讲完,让我们言归正传吧。

朋友不难发现,这传说之一:是说晋江两岸的花岗岩有血有肉,有魂有灵,不管是它们,还是由它们铸造出来的建筑物,都闻名于世,流芳千古;这传说之二:无非告诉我们,晋江两岸的花岗岩大规模开采使用,概是始于唐代的。

自唐宋以来,人们开始大规模开采、使用花岗岩。大到塔桥、路基、房屋、庙宇,小到碑文、石刻、石工艺品。古往今来,石头记录了泉州的历史文化;而泉州的历史文化,又赋予石头以灵魂、灵性。不管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,还是从世界各地蜂拥而至的客商,他们都是踩着、摸着泉州的石头,一路走来的。

——让我们看看,石头所铸就的辉煌吧:

东塔——嘉熙二年(公元1238年)建造,12年建成。通身花岗岩仿木八角攒尖顶楼阁式建筑,塔基直径18。5米,周长60米,通高48。27米,世界第一古石塔。

西塔——绍定元年(公元1228年)建造,9年建成,比东塔略早。其结构和东塔相近,略小于东塔,通高45。06米,为世界第二古石塔。

姑嫂塔——南宋绍兴年间建造,通高21。65米,占地325平方米,八角五层仿木楼阁式花岗石建造。

六胜塔——北宋政和年间(公元1111年~1117年)建造,7年建成。南宋景炎二年(公元1277年)被元军毁坏,元顺帝至元二年(公元1336年)重建,通身花岗岩八角五层塔式仿木结构,周长46米,高31米。

洛阳桥——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(公元1053~1059年)建造,6年建成,全长834米,宽7米,整桥花岗岩建造。

安平桥——南宋绍兴八年(公元1138年)建造,14年建成,全长2070米,宽3~3。8米,整桥花岗岩建造。

这就是历史,也是石头铸就的辉煌,它成就了泉州乃至中国的石文化基础。人类,赋予石头以智慧,文化,赋予石头以灵魂。在这里,留下永恒的——石之魂!

3。新石传奇

正因为人类理解石头,石头帮衬着人类,一种永恒的默契,使得泉州与石头,石头与泉州,连成一个名字,拥有一个内涵。

——石头,早就与人类的精神世界,通灵了!

历史,翻开到公元20世纪80年代,随着改革春风吹来,泉州,这个古老的海丝,著名的港口城市,它所触及、涵盖之处,无不掀起阵阵春潮。坚韧如石的老西街,从沉睡中醒来,泉州人的激情,再次撞击出生命的火花,千年不息的魂灵,复活了。

在泉州,有一个县级市叫南安;在南安,有一个边陲小镇叫水头。“闽南金三角”新一轮的传奇,将从这面积117平方千米,人口不足14万的小镇说起。这里,唱响起一个名字——中国水头。

“买石头,到水头;卖石头,到水头”一句普普通通的商业用语,让人们误以为——“水头”只存在于中国,不知隶属何处。

80年代前,水头人在古老的安平桥上来来往往,他们面对冰冷的石头,在一片高高低低的石屋里生活,看着不太认知并已老掉牙的石雕石刻,生活平凡平静。但总有一些人,即使面对坚硬的石头,思想也不僵化。他们从石头中得到启示,发现商机,酝酿传奇,开启石头的创业之路,使这些具有灵性、却一度沉睡的石头,燃起生机。

然而,令人惊奇的是,中国水头——这个隶属于泉州南安的沿海边陲小镇,却不盛产花岗岩。它们没有晋江沿岸——丰州镇有漫山遍野的天然花岗岩矿区;也没有石井、永和镇有巨大的石矿资源。水头,是一个不盛产石头,却经营、加工石头的国际商都口岸。80年代初,大大小小的家庭作坊,掀起了水头石材经营的第一波浪潮。

但,这只是水头镇的一个小小觉醒,闽南泉州的石头之魂,却早已睁开双眼,以独特的立面,窥视世界。水头,必定会走向世界,再度掀起中国的石头之魂。

这里,有一组枯燥的数字,说明中国水头的石材加工、经营之路,是如何创造石材产业之传奇的。

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,在短短30余年的时间里,南安水头的石材产业,从原来的产值几亿元,上缴工商税收不足千万元的家庭作坊,发展到目前共有1500多家,拥有现代化设备和独立营销网络的石材产业,其产值已超过290多亿元,占全国石材市场需求量的60 %以上,经济效益成数百倍增长。

1996年8月“南安石材工业协会”成立,它标志着中国水头石材的开发与经营,已经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。至2001年9月,南安水头“中国石材城”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命名并授牌,再次揭开水头石材的规模化开发与经营之旅。来自五湖四海的国内外商客,面对中国水头的石材经营之路,充满信心。

数字告诉我们,一个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,往往从“0”开始,从“1”积累。每一份艰辛的积淀,都用辛勤的汗水,凝聚而成。

4。天时地利

一个没田少地,缺乏矿产资源的沿海边陲小镇,靠什么发家致富呢?

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,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让周边的浪潮给打红了眼。不管是邻市晋江安海镇,还是本市的石井、官桥镇,都比它起步更早。它们在这次浪潮中捷足先登,水头人想发财,就得找到与众不同的路!这条路是什么?如何走?

2015年6月17日“弘扬石文化?共筑海丝梦”全国征文、摄影大赛在南安市水头镇正式启动,一位企业家在会上说:“我们不生产石头,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!”正如农夫山泉那句著名广告语——“我们不生产水,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”一样,水头人没有自己的石头资源,却做起了别人不敢做的石头生意。

这个世界,抱着一碟盐在喊饥渴大有人在。水头人不这样,他们从零开始,做起大自然的搬运工,他们把世界各地的石头买来,加工后再卖出去。

正是改革开放的春风,使得水头的石材加工和经营之路,得以迅猛发展。

刚刚于中国大地富裕起来的国人,解决温饱之后的第一件事是什么?就是给自己盖上几间舒适的房子。恰恰这个时候,水头人看准时机,抓住机遇。把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建材市场,发挥得淋漓尽致。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,在自己的市场里,挖到第一桶金。

正是这可贵的第一桶金,让他们占尽天时、地利、人和,在往后的市场竞争中,具备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。从而一路过关斩将,建立自己的石头王国!水头人独具慧眼,把石头捧成金子。无数的经典告诉我们,只有那些点石成金的人,才配拥有金子!水头人——就是这些点石成金的人!

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,这里,正是著名的“闽南金三角”地带。

它地缘滨海,东与晋江安海镇相隔一条“安平桥”西与同安马巷镇以岭为界,南连石井,北接官桥。是漳州、厦门通往泉州、晋江、石狮的必经之地,地理位置非常重要。立足于海岸线而面朝大海,古往今来,这里都是繁华的商都口岸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