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爱小说
91爱小说 > 晚唐浮生 > 第1351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51节

 

海商/渔民/海盗,三位一体,难以分辨。对此,邵树德一清二楚。

他想打击这些人吗?绝对不想。

说句难听点的,这股势力就是在他的纵容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。出海的骨干分子,地方官府手里都有名单,真想毁灭他们,直接在岸上抓其家人就行了。

当然,自从库页岛上出现定居点之后,事情渐渐起了变化,但目前还只处于萌芽状态,问题不大,无需特别管治。

他也不想管治这些人。

俗话说一抓就死,一放就乱,你真把他们管住了,或许反而会起反作用,这一点不夸张。

海盗,大概是这个世上最喜欢追求自由的一群人了,非常不服管。

所以,他现在都只采取间接影响的办法,暗中操纵,尽可能让出海之人自己管自己,野蛮生长,自由发育,甚至还会提供些许便利,助涨其势。

大陆国家,天然不喜欢出海,能养出这么一批苗子,非常不容易,真的得小心呵护。

“臣遵旨。”内务府监储仲业应道。

经营方面他不太擅长,但对于拉关系、交换利益,还是有点心得的。在这一刻,他的脑海中已经闪过了几个名字,打算过两天就去找渤海商社的人,让他们想办法联络各路“海上豪杰”。

“现在谈谈几家商社。”说这话时,邵树德的眼角余光瞄了一下孙子,见他仍然正襟危坐在那里,非常满意,继续说道:“这两年渤海商社盈利都在十万缗以上,去年更是达到了12万7500余缗,很不错。”

说完这条,他翻看另一份账本,道:“安南商社在去年也开始赚钱了,很好。”

因为太子的投资政策实在太过激进,安南商社在第一年(同光元年)的经营活动中,是以巨亏的姿态出现的。在同光二年,亏损额大大减少,但仍然处于亏损状态。

直到去年,终于翻身了,盈利虽然只有八百缗,但总算消化了前两年埋下的巨坑,欠户部的钱也逐笔还清了,甚至给了利息,非常不错。

“陛下一回来,安南商社就开始盈利,全是托了陛下的福啊。”储仲业笑道。

内务府是渤海商社、安南商社以及西域商社的共同股东,也是实际经营者,储仲业对这些账目一清二楚,这时候忙不迭地拍起了马屁。

辽王邵修守的大眼睛直接落在了他身上。

储仲业心中咯噔一下,不会吧?殿下才六岁,不会懂这些吧?他看老夫作甚?

“别整天说这些没用的。”邵树德也嫌弃地看了他一眼,说道:“细账朕看了,安南商社的前景明显比渤海商社更好。光胡椒一项,就不是肉、鱼、药材、山野货之类的辽东货能比的。或许还能压过鲸、海兽、毛皮一头,小看这家商社的人,将来都会大吃一惊。”

“船,暂时就不要造新的了。船舻司又设计了一款新船,正在试航。待到明年,或许就能定型了,届时再说吧。”

“安南那边的买卖,先稳定个几年。随后,你们再想办法扩大到其他地方,譬如真腊。”

邵树德一连说了好几条,储仲业连连称是。

事实上,他也知道,胡椒的利润被所有人低估了。由此可见,之前大食人究竟赚了多少钱——当然,他们也没赚几年,毕竟以前胡椒的用量没这么大,现在能成为一项大买卖,与三茬轮作制在北方盛行,逐渐开花结果大有关系。

“阿狸,坐好了。”邵树德扭头看了一眼孙子,说道:“天下太平之后,朝廷的开销会与日俱增。有些原本不用花钱的事情,以后也要花钱了。为君者,有一项本事至关重要,阿翁称之为‘理财’。不善理财,就得盘剥百姓,就会引得民怨沸腾。善理财者,可用钱来驱使百姓干活、打仗,什么都可以。对大多数人而言,钱财可通鬼神,明白了吗?”

“明白了。”邵修守乖巧地点了点头。

邵树德笑了笑,又摸了摸孙儿的小脑袋,知道他现在还无法理解这些话。但没关系,先播下种子再说,以后慢慢教育,总能让他明白的。

历史上不知道多少国家,最终死于财政崩溃了,不独中国,外国也是乌泱泱一大片。

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,没有钱谁给你办事?

大夏目前的财政根基还是农民。延续的是中唐时执行了一两百年的两税法,即主要是财产计税,按户征收。

这是个很好的征税方法。为此,唐德宗吃了大亏,裤衩都差点让人扒下来,仓皇跑路。

主持这项改革的宰相杨炎的下场也不好,提出后两年,就被贬谪,前往崖州的途中被赐死。

每次改革,都是要有“献祭”的啊。

既然唐德宗、杨炎等人已经付出代价了,并且这项制度被一直坚持到现在,邵树德当然没有废除的理由。

难道不按财产征收,继续按人头收钱么?那是劫贫济富,损害帝国根基。

正常的户税、地税之外,晚唐以来金额节节攀升的商税更不容忽视。事实上,自唐懿宗往后,若无商税补贴,唐廷早完犊子了,根本不可能坚持到乐安郡王这一代。

就大夏来说,邵树德其实不是很看重几个商社的盈利能力,那个真不是大头,他甚至让户部把自己收到的分红发给五品以上文武职事官,作为福利,鼓舞一下士气。

朝廷真正入手的大头,其实是这几家商社缴纳的税金。

它们由内务府经营,理论上是“半国企”,真没必要偷漏税。盖因即便逃税了,也落不到自己口袋,还影响仕途,何必呢?

商税,自汉以来,重要性与日俱增。

中晚唐时期,可能是因为武夫们需要搞钱,商业突然出现爆发式增长,增速比起汉代至唐初,高得惊人,发展至北宋时,达到了阶段性顶峰。

邵树德毫不怀疑,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高,是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,绝不能轻忽。

都说封建社会抑制商业,但这事也不绝对。

至少,中晚唐不抑制商业,商人都可以做官。北宋似乎也不抑制商业,政府甚至深入插手商业,以至于都有点过分了。

人都是现实的,当面临焦头烂额的财政缺口时,宰相们会舍得商税这块大肥肉吗?

除非他们集体堕落,只有门户私计,不关心朝廷怎么样。或者王朝初期缺乏专业人才,只能照抄前朝,制度设计有严重缺陷,以至于统治阶级有足够的理由麻痹自己,放弃商税。

邵树德对商业的态度十分开明,甚至主动推进其发展。

儿子、孙子的观念,也由他从小培养,对商税这一块,自然是十分重视的。

王朝初期开了好头,有时候就形成惯性了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